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党禺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腕底雄风,气血充盈

2014-04-15 08:47:21 来源:艺术家亲友提供作者:沈景春
A-A+

  一画开天地,落笔展情怀。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书家最真实的心灵图谱。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千百年之后,凭借一根根脉搏般起伏跃动的书法线条感知王羲之的潇洒出尘,颜真卿的浩然正气和王铎的沉郁跌宕。由此可见,中国书法体现在线条中的笔法具有“以技示道”的特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党禺先生身体力行的方笔草书对当今书坛就具有了“大道”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从总体看,党禺先生的方笔草书在笔法上给我这样的感受:实处有刀砍斧凿之沉重,虚处有金石相击之回声。气息内敛,张力十足,波折自然,气血贯通。运笔过程中,下笔有力,用笔流畅,转腕调锋,潇洒从容。部分凌厉之势往往于侧锋取势的同时,通过指、腕的高难度配合,瞬间便将气息贯穿于血肉丰满的中锋运笔之中,从而呈现出线条浑厚沉实而又劲利峭拔的独特风格。转折圭角之处,则凸显方笔之力,蓄力待发,给人以爆发宣泄前的期待。让人在感叹腕底雄风的同时,又享受到了气血充盈的人间情怀,为北碑笔法的刚劲挺拔融入了热血涌流的神韵。可以说达到了技巧和情感的完美统一。

  具体来说,其一,入笔刚健。要用软毫表达出金石之气,入笔刚健是不二选择,然要达到预期效果,就需要在角度、力度、速度三方面做整体构思,并一气呵成。党先生是具备深厚魏碑功底的书法名家,但仅靠魏碑之“力”则难免缺乏毛笔软毫的“韵味”,而“韵”又与“气”息息相关。于是,从党先生笔下,我们既能看到“力”是从“气”而出,又能看到“姿”是从节奏而来的生动效果。

  其次是结字和取势。人们经常用“个性凸显,气象开张”形容一个好字,明人丰坊在《笔诀》中曾说:“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党先生情涌潮生的线条之所以劲健生动,充满质感,就是因为他深谙此道。通过蕴蓄在“筋脉”中的内力,灌注到整个字的基本构架,使每根线条的质量达到气血充盈的效果。

  第三,生辣而不粗野的风格。党先生的方笔给人的感觉是斩截果断、锐而不峭、厚而不滞,有着极强的笔墨驾驭能力。尤其是从传统圆转到方笔顿挫的转化,那笔断意连或提按节奏的把握真可谓炉火纯青,以此实现的草书连绵既有空间扩张的横向开合,又有方笔形成的棱角分明。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毫无造作之态,一切都在自然中形成。

  一般而言,方笔是不利于行草创作的。从章草到狂草,从东汉到晚清,草书笔法的圆润潇洒,使转自如,已成为千多年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评判标准,而这种圆润的笔法慢慢地竟成了书家表达一己性情的“清玩”工具,他们玩的是情趣,追求的是空灵,关注的是情调,于是,曾令“天雨粟、夜鬼哭”的神圣文字,再也没有了与生俱来的凛然之气,祖上传下来的“书,心画也”画出的也只能是一幅幅猥琐的嘴脸。这样的书法,逢社会安定,春和景明之时尚可,然每当时代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却往往令人感觉缺乏生命的激情。

  我们知道,任何风尚的形成,都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在内。就书法而言,纵观历史,从秦汉到魏晋,书法不是“清玩”而是庄严肃穆的大事,那时呈现在钟、鼎、碑、崖上的书法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风格多以“雄壮”、“大气”、“健硕”为特色,与笔墨“把玩”无关。但从宋代开始,尤其是国将不国的南宋时代以至明末,柔媚之风与国运一样遍吹华夏,无力回天又对社会丧失责任感的儒子们开始追求“清雅”、“清淡”、“清高”,最终形成一股股所谓“清流”,使泱泱华夏在这一浪一又浪的“清谈”中几度沦落异族之手,这实乃一种软弱的逃避。而“方”则不然,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抗争、进取、无畏、悲壮等阳刚的气息,可以说是一路拼杀而来。所以我认为,晚清碑学鼎盛,除了金石学的促进之外,国之厄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清人刘熙载曰:“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而在我的眼里,党禺恰恰具备“学有源、才八斗、志高洁、品如玉”的君子之风,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由技而进乎道的最大基础。党先生的人品修为,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那是一种笔下雄风与为人谦和的奇妙组合。于学,他本属于诗书画俱佳的综合性艺术家,他笔下的大山大水,格调之高,气势之壮绝非一般丹青画匠可比,只不过被其书名所掩而已。不仅如此,面对沸沸扬扬的书坛,党先生十几年超然物外,不与世争,做更加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这让我想起一生精于金石的赵之谦何以能在碑版鼎盛之时将帖学的柔情融入其中,晚清博古通今,以硕学通儒蜚声中外的一代大儒沈曾植何以在云霞满天的传统草书中独开方笔入书的蹊径,这种功成名就之后的逆时风而动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原因无他,深厚的学养加强烈的责任感使然。

  可见书法之道,从来就与书家自身的学问德操、事功成就、时代特征息息相关。巧合的是就在党禺先生的方笔草书作品引起的社会反响的今天又逢甲午,120年前的甲午风云,巨浪滔天的黄海波涛就像一个巨大的历史背景,令那一幅幅疾风劲草般的方笔草书如同劈波斩浪的高亢音符,孤独而嘹亮地引吭高歌。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谈“方圆”之辩,赏“方”之由来,实际是想提醒人们,在多年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是否应该将阳刚之气,进取之心贯注到当今艺术的一切领域之中?是否应该刺激一下我们的艺术家,走出小我之趣,迈向天地大道?

  所以我对党禺先生笔法的赏析就从这里切入。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党禺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